邁向台灣客家
南加州、陳國雄
美洲客家懇親大會,第二天(8月8日),開幕典禮,到場有多倫多及其鄰近城市地方首長,議員等政要多人,相繼致詞恭賀,祝福大會成功。其次是本次大會的主軸演講,葉菊蘭女士以「邁向台灣客家」為題,從清末民初到目前的客家發展,客家運動作一分析,使鄉親們對客家演進,有更深一層的認識,謹略述如下與大家分享:
1) 清末民初,當時著作,載有客家是南方山區落後民族,少數民族,引起客籍知識份子的強烈反彈,並要求更改,說明自己是正統漢人,中原士族後裔,保留中原古音,而不是山地蠻人,然而並未產生「我是客家人」的認知。
2) 羅香林的客家學研究,以「客家民系」來歸類,他的工作本質就是要證明,客家不是異於漢人的少數民族,因此把客家稱為「民系」,後來有稱作「客屬」,本質上沒有多元文化價值理念。
3) 國民黨政府流亡台灣時期,開始清除台灣意識,積極向海外華人建立關係,認為國民黨政府為中國正統,展開所謂的僑務工作,運作了「世界客屬總會」的成立,拉攏世界各地客家人士,要求心向祖國,認同中華民國為正統的客家運動。
4) 1980年代「台灣客家運動」
當時中產市民社會觀念成熟,黨外運動挑戰威權統治地位,鄉土文學啟動本土文化認同,又值歐洲「波羅的海」三國解體,衝擊台灣。本土化、鄉土化運動全面展開,全面性的反抗性民主運動,要求自主,進一步主張文化差異性,可以使國家文化更為多元而有生命力。
1987年「客家風雲雜誌」創刊,被視為客家運動的起點,1988年「還我母語運動」,其後「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」成立,倡導客家人要站出來,參與公共議題,有所謂「新的客家人」論述,因而其後有寶島客家電台的創立。後來民進黨執政,實現了成立「客家委員會」及「客家電視台」等的客家訴求。
此時期的客家運動與清末民初的「中原客家運動」本質上有重大差異,「中原客家運動」追隨社會主流,認同大中華民族價值,不承認差異性;而「台灣客家運動」,係相對於主流社會,強調自我族群的異質性,認為是驕傲的,應當被承認。這一「台灣客家運動」,是客家版的台灣本土化、民主化運動。
5) 「台灣客家運動」對各國客家產生極大影響:
中國大陸開始出現「客家學復興」的研究,對羅香林所謂客家是中原漢人,再加探討,「南來說」退居輔助地位。客家與在地文化融合起來,「在地說」成為主流。
每一客家族群,都應把自己看成當地本土的一部份,不要在虛幻的中原想像中,自我異化、自外於當地,要認同「在地客家」的理念。
6) 台灣客家意識:中原認同 vs 台灣認同
1987年以來的客家運動,提出了以本土為立足點的多元文化觀點,是一種客家版的台灣認同運動,以反抗KMT的大中國沙文主義的壓迫。
《客家風雲》雜誌,主張「客家人就是台灣人;原住民話、客家話和福佬話都是台灣話」,直接地將自我界定為一個特殊的「在地族群」,這是80年代台灣客家運動的偉大成就與貢獻。
7) 全球化的「國際客家運動」
海外台灣人社群團體,不要陷入於祖國的範躊的迷思,要與在地社會結合,從中汲取養分,茁壯成長,而成為當地社會中有積極意義的成員。
建議世界各地客家,應該把「客」的意義,建構在與當地社會的互動對話中,並將這樣的經驗與各國客家交流、學習、支援及協助。各國客家要積極參與主流文化、主流社會的建構,不要自我邊緣化。
「國際客家運動」,是將各國客家,都視為一完整的族群主體,彼此平等,積極支援對方的在地化成長,這種多國客家之間的交流,亦可視之為國際客際交流,而稱之為「國際客家運動」,這是與與當前在中國推動的「世界客屬懇親大會」的「大中國客家運動」截然不同。
她進一步強調,她提出的「國際客家運動」主張世界各國客家人,與在地國人民結合一起,對所在國的人類文明、國家社會作出貢獻,各國客家人,則積極合作,互相支援。客家運動已從「中原客運」起步,徹底改革成「台灣客運」,未來將朝「國際客運」方向走動,適應新時代的來臨。葉女士見解精闢,獨到新穎,值得省思。
(本文未經葉女士過目,容有出入)
1) 清末民初,當時著作,載有客家是南方山區落後民族,少數民族,引起客籍知識份子的強烈反彈,並要求更改,說明自己是正統漢人,中原士族後裔,保留中原古音,而不是山地蠻人,然而並未產生「我是客家人」的認知。
2) 羅香林的客家學研究,以「客家民系」來歸類,他的工作本質就是要證明,客家不是異於漢人的少數民族,因此把客家稱為「民系」,後來有稱作「客屬」,本質上沒有多元文化價值理念。
3) 國民黨政府流亡台灣時期,開始清除台灣意識,積極向海外華人建立關係,認為國民黨政府為中國正統,展開所謂的僑務工作,運作了「世界客屬總會」的成立,拉攏世界各地客家人士,要求心向祖國,認同中華民國為正統的客家運動。
4) 1980年代「台灣客家運動」
當時中產市民社會觀念成熟,黨外運動挑戰威權統治地位,鄉土文學啟動本土文化認同,又值歐洲「波羅的海」三國解體,衝擊台灣。本土化、鄉土化運動全面展開,全面性的反抗性民主運動,要求自主,進一步主張文化差異性,可以使國家文化更為多元而有生命力。
1987年「客家風雲雜誌」創刊,被視為客家運動的起點,1988年「還我母語運動」,其後「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」成立,倡導客家人要站出來,參與公共議題,有所謂「新的客家人」論述,因而其後有寶島客家電台的創立。後來民進黨執政,實現了成立「客家委員會」及「客家電視台」等的客家訴求。
此時期的客家運動與清末民初的「中原客家運動」本質上有重大差異,「中原客家運動」追隨社會主流,認同大中華民族價值,不承認差異性;而「台灣客家運動」,係相對於主流社會,強調自我族群的異質性,認為是驕傲的,應當被承認。這一「台灣客家運動」,是客家版的台灣本土化、民主化運動。
5) 「台灣客家運動」對各國客家產生極大影響:
中國大陸開始出現「客家學復興」的研究,對羅香林所謂客家是中原漢人,再加探討,「南來說」退居輔助地位。客家與在地文化融合起來,「在地說」成為主流。
每一客家族群,都應把自己看成當地本土的一部份,不要在虛幻的中原想像中,自我異化、自外於當地,要認同「在地客家」的理念。
6) 台灣客家意識:中原認同 vs 台灣認同
1987年以來的客家運動,提出了以本土為立足點的多元文化觀點,是一種客家版的台灣認同運動,以反抗KMT的大中國沙文主義的壓迫。
《客家風雲》雜誌,主張「客家人就是台灣人;原住民話、客家話和福佬話都是台灣話」,直接地將自我界定為一個特殊的「在地族群」,這是80年代台灣客家運動的偉大成就與貢獻。
7) 全球化的「國際客家運動」
海外台灣人社群團體,不要陷入於祖國的範躊的迷思,要與在地社會結合,從中汲取養分,茁壯成長,而成為當地社會中有積極意義的成員。
建議世界各地客家,應該把「客」的意義,建構在與當地社會的互動對話中,並將這樣的經驗與各國客家交流、學習、支援及協助。各國客家要積極參與主流文化、主流社會的建構,不要自我邊緣化。
「國際客家運動」,是將各國客家,都視為一完整的族群主體,彼此平等,積極支援對方的在地化成長,這種多國客家之間的交流,亦可視之為國際客際交流,而稱之為「國際客家運動」,這是與與當前在中國推動的「世界客屬懇親大會」的「大中國客家運動」截然不同。
她進一步強調,她提出的「國際客家運動」主張世界各國客家人,與在地國人民結合一起,對所在國的人類文明、國家社會作出貢獻,各國客家人,則積極合作,互相支援。客家運動已從「中原客運」起步,徹底改革成「台灣客運」,未來將朝「國際客運」方向走動,適應新時代的來臨。葉女士見解精闢,獨到新穎,值得省思。
(本文未經葉女士過目,容有出入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